
Untitled Document







登記 |
排行榜(分隊名稱) |
圓玄三中 |
30 |
地球小寶寶 |
27 |
寶覺 |
24 |
香港文理書院 |
23 |
小海白 |
19 |
北角協同中學 |
14 |
葉廖淑貞 |
7 |
高雷中學 |
2 |
沙田分團 |
2 |
孫方中 |
1 |
 |
圓玄三中 - [環保新聞]
專家:污廠創利受保護
面對太湖水域污染嚴重、藍藻大爆發的問題,長江保護問題專家、水利部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前局長翁立達表示,十多年來的太湖治理,成效「說『甚微』也不過分」。而分析問題的原因,則在於排污嚴重、地方監管不力、相關部門內耗嚴重。
聽聞「天災」直搖頭
問及此次藍藻大爆發的原因,翁立達表示,有些政府部門領導將原因歸於天氣等自然因素的做法,「我聽了真是搖頭」。在他看來,太湖水患要根治,關鍵就是要截污。而這邊治理那邊污染的情況,則是「最要命」的。但翁亦認為此次太湖藍藻大爆發「也是好事」,能給大家敲個警鐘。而若此事真能引起各方對太湖水域污染的重視,「我真是謝天謝地」。
不信地方「不知情」
翁立達坦言,其實在長江水域包括太湖水域,哪些企業在排污他們都清楚,「也通報了相關部門」,但對方只是「無奈」。這暴露出地方環保部門的監管無力。他覺得治污是環保部門最根本的職責,任何其它部門都無法替代。但「更要負責的是地方政府」,因為環保部門的「烏紗」掌握在各級政府手中。
翁質疑地方政府並非沒有掌握企業排污的情況,有時甚至變得「串通起來做假」。他話:「你就是關掉幾個廠又怎麼樣呢?處理不痛不癢的;還把它當寶貝,是利稅大戶、創匯大戶;還要這裡保護那裡保護。我說真是活見鬼啊!」
各部爭權內耗嚴重
除了地方政府需要問責以外,這位長期工作於一線的水資源保護專家指出,相關部門間的爭奪權力,亦導致內耗嚴重。早在2002年,溫家寶總理就於一次治理太湖的相關會議上明確表示,太湖流域水資源保護局由水利和環保兩大部門共管的情況,應「維持現狀不變」。但讓翁感到遺憾的是,水的問題涉及水利、環保、農業、交通等各大部門,卻至今仍未形成合力。
治污是根本,管理是關鍵,翁立達呼籲盡早建全流域為主、區域為輔的水資源保護機制。《水法》已經明確了流域管理的機制,但現在仍是以區域管理為主,缺乏整體計劃和統籌,亦可能形成責任推諉,「不適合水的流動特性」。
|
|
私隱聲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