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 LOGO
Untitled Document

 


 


Untitled Document










登記
排行榜(分隊名稱)
圓玄三中 30
地球小寶寶 27
寶覺 24
香港文理書院 23
小海白 19
北角協同中學 14
葉廖淑貞 7
高雷中學 2
沙田分團 2
孫方中 1

 

圓玄三中 - [環保新聞]
環保產業將受益節能減排政策



環保產業將受益節能減排政策


證券時報記者李坤周悅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顯示了我國政府落實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節能減排目標的堅定決心。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方面進一步增加了鋼鐵、電力等六大行業節能環保的壓力,同時也為環保產業帶來難得發展機遇。

受此利好消息影響,以治理廢水、廢氣為主業的幾家上市公司近日也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其中菲達環保(600526)、創業環保(600874)連續兩天以漲停報收,而其他有節能環保概念的公司,如雙良股份(600481)、創元科技(000551)、凱迪電力(00939)等也連續出現大幅上漲。接受采訪的菲達環保表示該公司股票近日的大幅上漲可能與此有關,並認為該政策確實構成重大利好。

環保產業前景誘人

日前,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製定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對未來幾年我國的節能減排目標作了非常具體的規定:如,到2010年,我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將由2005年的1.22噸標准煤下降到1噸標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十一五”期間,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全國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於7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0%以上。

這些目標的確定一方面加大了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的環保節能壓力,同時也為環保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據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年-2010年我國環境保護投資總額將達13750億元,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1.5%以上。

據國家環保總局的初步測算,“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產業可望保持年均15%?17%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我國環保產業年產值預計將達8800億元,其中資源綜合利用產值6600億元,環保裝備產值1200億元,環境服務產值1000億元。

隨?我國對環保問題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以及新環保措施的出台和環保執行力度的加強,我國的環保產業也出現突破性增長。據統計,僅2006年上半年,國內環保專用設備製造業就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597.72億元,同比增長31.01%,相當於整個“九五”期間的環保投資總額。

上市公司實力有待提高

據了解,目前在滬深兩市以環保產業作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並不多,主要有以電除塵器產品、脫硫業務為主的菲達環保、龍淨環保(600388)、凱迪電力(000939)、浙大網新(600797),以及以污水處理為主業的創業環保和生產潔淨環保設備及工程產品的創元科技(000551)。

其他所謂的環保節能概念的上市公司其主業並非環保,而是因為這些公司目前涉足新能源領域或者節能產品領域,如涉及垃圾發電的S東湖新(600133)、華電能源(600726)、歲寶熱電(600864);進軍風電的銀星能源(000862),以及涉足鎳氫電池的力元新材(600478)、江蘇索普(600746)、同濟科技(600846)、中炬高新(600872)和生產節能燈的浙江陽光(600261)、聯創光電(600363)等。

從目前這些以環保產業為主的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來看,多數公司的盈利狀況並不是特別突出。從2006年的每股收益看,菲達環保每股收益為0.14元,龍淨環保為0.84元(其中投資收益占淨利潤的72.97%),創業環保為0.13元。

記者采訪了解到,造成這些環保類公司盈利狀況不太理想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激烈競爭,據菲達環保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僅在脫硫行業就有十幾家公司從事同樣的業務,競爭非常激烈,因此整個產業的毛利率都很低。數據表明,2006年菲達環保的脫硫產業毛利率僅為3.87%,龍淨環保為8.89%,凱迪電力為17.51%,浙大網新為16.77%,各公司的毛利率水平與業務規模水平呈現正相關;二是前期投入巨大,導致折舊攤銷、財務費用巨大,創業環保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污水處理行業的毛利率很高,但是由於前期建設的投入巨大,導致固定資產折舊費用、財務費用等支出都比較巨大,因此整個行業的淨利潤水平並不是很高,但是比較穩定;三是鋼鐵等原材料以及電力價格上漲帶來運行成本增加。

新環保方案將產生積極影響

菲達環保的工作人員認為,此次發改委的政策對公司而言應該是利好。他表示,此次發改委的方案明確了除塵、脫硫的具體數字,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而且發改委此前已經規定,新建的火電發電廠必須配備脫硫、除塵設施。因此,新方案的出台肯定會導致火力發電廠對除塵、脫硫設備的需求增長。

而上述創業環保的人員比較謹慎,他認為,雖然從長遠來看,此次發改委的方案會對整個水務市場、環保行業構成利好,但是具體落實到每個公司就不好判斷。他認為,目前污水處理行業的競爭仍然很激烈,不僅國內大大小小的污水處理器企業眾多,而且近年來一度退出我國市場的外資污水處理巨頭又開始采取聯合體的方式進入我國市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判斷具體公司未來的受益情況。

同時,他還表示,雖然創業環保在污水處理的規模以及服務的人口方面均居國內前列,但是仍然在積極地尋求擴張,因為這是整個行業的一個趨勢。據了解,創業環保目前的業務除了主要覆蓋天津地區外,已經開始在貴州、雲南曲靖、安徽阜陽、江蘇寶應、浙江杭州、湖北洪湖等地區展開業務。



 



私隱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