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titled Document







登記 |
排行榜(分隊名稱) |
圓玄三中 |
30 |
地球小寶寶 |
27 |
寶覺 |
24 |
香港文理書院 |
23 |
小海白 |
19 |
北角協同中學 |
14 |
葉廖淑貞 |
7 |
高雷中學 |
2 |
沙田分團 |
2 |
孫方中 |
1 |
 |
圓玄三中 - [環保新聞]
為何不是可持續發展局?
3 司11 局重組為3 司12 局,表面上是政府高層內部分工的事情,但倉卒去馬的重組方案暴露了不少制度缺陷。
重組政策局的其中一主要目標是落實曾蔭權競選連任時提出的「進步發展觀」,加快大型和基建工程。現時的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將被一拆為三,工務工程撥歸新設的發展局負責,環保事務由另一個新設的環境局主理,運輸則與房屋事務併為1 個政策局。
成立環境局,令人期待日後政府推動的政策,環保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但環境局並無凌駕其他政策局的優勢。
重組後的12 個政策局將會分屬兩位司長麾下,政務司長掌管其中9 個政策局,包括環境局、運輸及房屋局等。當運輸或房屋事務與環保有衝突時,理論上可以由同一位司長擺平。
相比運輸和房屋事務,大型或基建工程更大機會製造污染、破壞環境,與環境局的保護環境工作更容易產生衝突。不過,負責加快推動大型和基建工程的發展局,卻是財政司長掌管的3 個政策局之一,與環境局屬於不同山頭。環境局和發展局之間,以及政務司長和財政司長之間如何「協調」,決定政策向哪一方面傾斜,而最重要是不會為了曾蔭權的「進步發展觀」和庫房收入而犧牲環保。
進步發展論是什麼貨色
此外,環保署長的法定職能之一是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下各類工程的環境評估報告,署長必須有獨立判斷、前瞻眼光及專業知識。上周五,政府華員會環境保護主任分會主席嚴可亮在立法會指出,05 年4 月署局合併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常任秘書長和環保署長由同一個政務官兼任,外行人領導內行人,而官員調遷如走馬燈,令人擔心環保政策的延續性。
環保是專門學問,而且愈趨複雜及重要,從氣候轉暖到日前立法會討論的二級污水處理,都已迫在眉睫,但政府總是唱慢板。此外,自然保育同樣需要有承擔及有專業知識之士負責,公眾期望環保署長凡事以環境保育為先,一如前任環保署長羅樂秉為了保護塱原濕地而不批准九鐵落馬洲支線的環境評估報告。
然而,政府中有專業背景的環保主任的最高職級是D3(首長級第3 級),很難3 級跳晉升至D6 的環保署長,7 月重組政策局後,環境局常任秘書長兼環保署長升格為D8 職位,對環保主任來說更加高不可攀,制度上造就環保署長一職長期由非專業的政務官出任,為特首的「進步發展論」護航。由於環保主任仕途有限,難以吸引專才加入政府,令人質疑政府對環保的決心及恆心。
再說,天星鐘樓、皇后碼頭等事件證明香港人重視我們的文化遺產及集體記憶。現時在民政事務局的文化保育工作,將來如何在發展局的推土機下為繼?曾蔭權追求的「發展」,看不出可持續發展的思維。
看重組政策局方案,未能感受可持續發展的思維。曾蔭權把新設立的政策局命名為「發展」局,而非現今世界普遍?重的「可持續發展」局,可見其進步發展論是什麼貨色。
|
|
私隱聲明
|